相关推荐
金融领域用软件行业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金融科技发展方向
发布日期:2023-12-14 11:21:22

金融领域用软件行业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金融科技发展方向

在我国 IT 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金融 IT 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在我国已经进入实质部署和商用阶段,信息基础设施的升级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数字生态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革新与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互为促进,将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改造和升级,与此相应,金融科技将在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道路上不断走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份,我国软件业务收入98191亿元,同比增长13.7%;202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2022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5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

2-2312141123155M.jpg

资料来源:工信部、普华有策制图

1、金融领域用软件行业产业链关系及影响

(1)与上游关系及影响

金融领域用软件行业的上游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开发工具等通用软件和服务器、存储系统、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硬件。本行业与上游行业有一定的关联性,上游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金融领域用软件企业开发业务对其依赖程度不高。

(2)与下游关系及影响

金融领域用软件行业的下游行业是具有相关信息化建设需求的金融行业。软件行业是为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的行业,本行业密切关联的下游行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类企业。由于金融业务发展迅速,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不断增加,持续增长的信息化建设投资为金融领域用软件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2312141123233M.jpg

2、市场的竞争状况

国内金融信息化行业目前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市场集中度不高,不存在具备绝对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随着行业不断发育成熟和客户需求的逐渐理性化,金融信息化市场的竞争方式已经由初期的价格竞争过渡到技术、品牌、服务、业务经验及产品的全方位竞争。金融业客户在挑选其 IT 服务商时,品牌知名度、是否拥有成熟的案例经验、已有产品的适用性、服务的响应效率和质量等要素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考察标准,因此长期来看,业内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完整产品线和丰富案例经验的行业领导企业将能够更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竞争优势。

2-231214112331607.jpg

4、金融领域用软件行业发展的有利驱动因素

(1)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金融科技发展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发展目标之一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着力发展高端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这给软件行业的未来注入了光明的前景,在未来的 10-15 年内必将产生显著、积极的影响。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指出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为金融创新发展构筑广阔舞台,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注入新活力,金融科技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金融业要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不断破解发展瓶颈和难题,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2025 年,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提升,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数字型转型高质量推进、金融科技治理体系日臻完善、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更为深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先进,以“数字、智慧、绿色、公平”为特征的金融服务能力全面加强,有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数字经济、相关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实施,走出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数字化之路,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奔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时代。

(2)下游需求强劲

1)业内 IT 治理文件出台,保障了需求底线

《证券期货业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共有七个部分,涵盖背景与意义、行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十四五”时期证券期货业科技发展目标、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思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建设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底线,即始终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底线;两大主题,即紧扣“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与“数据让监管更加智慧”两大主题,强调数字化转型、数据监管;三大体系,即健全“科技治理体系”、“数据治理体系”、“标准化工作体系”,将科技治理、数据治理、标准化作为手段;四项原则,即“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统筹协调、开放共赢”“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其中“稳”是紧跟中央部署,科技创新追随其后,全面提速,推行沙盒试点,信创与安全是未来重要支撑;五项能力,即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数字化监管能力”“基础设施的支持支撑能力”“数据安全治理能力”“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科技创新、数字监管、基础设施、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是监管关注要点;六大目标,即“行业金融科技创新行稳致远”“行政监管自律监管协调联动”“科技和数据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行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全面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深化实施”。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科学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统筹推进工作。要大力推进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强金融市场业务数字化建设,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场景运营体系建设,构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强化数字化风控能力建设。要从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增强数据管理能力、加强数据质量控制、提高数据应用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升数据治理与应用能力。要加强自身科技能力建设,加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弹性供给,提高科技架构支撑能力,推动科技管理敏捷转型,提高新技术应用和自主可控能力。

2)国内金融市场的信息化系统持续更新

国内金融企业的信息化系统通常每 3-5 年更新一次。在新的信息化系统更新过程中,系统架构升级(如系统构架升级为 SOA 体系架构)和创新业务及创新的管理模式应用(如衍生品、账户系统、流程管理平台、托管清算、投研一体化等新应用)是主要动力。在未来 3-5 年内,对本行业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

3)证券市场深度和广度的增加是本行业成长的驱动因素

2010 年以来,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证券交易制度的深刻变革。从单一化迈向复杂化、个性化,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将大幅增加。业务和产品的创新(深度)、规模(广度)的扩大,都要求 IT 系统的配套支持,这给本行业带来了长远的发展机遇。

4)国内金融工程处于起步阶段,风险管理得到空前重视,成为本行业新的增长点

金融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全球金融的创新发展起来的。金融工程不仅包含金融产品的设计,还包括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针对本细分行业,金融工程主要为资产管理业务和托管业务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系统支持和服务支持,主要服务于投资决策分析、风险分析、投资监督、资产定价、投资策略、交易策略、投资绩效等相关业务环节。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的国际关联性越来越强,并且经济波动性在加剧。国家对经济、金融的宏观调控措施也趋于密集,强度也超过历史任何时期。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在金融行业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创新的快速推进,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经验投资模式被数量化投资所代替;资产托管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基础的托管服务被包含基础服务的增值服务所替代等等。传统的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理念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实的业务发展需要。

纵观行业的历史演变、国外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以及中国金融行业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的业务发展方向,最为重大的变革在于金融工程理论和方法的深入应用。通过工程化方法解决金融行业的各类难题是金融行业的普遍共识。当前,我国金融工程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内金融工程的大发展,业内在这方面的 IT 需求将会不断丰富、衍生。

(3)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大

软件产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自 200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从投融资体制、税收、产业技术、软件出口、收入分配、人才吸引与培养、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组织与管理等多方面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扶持,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先后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 年)的通知》、《“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证券期货业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为金融领域用软件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成本优势

由于软件开发的成本主要为人力成本,软件行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由从事编程、测试的普通员工和核心业务及技术研发、管理人才构成。由于目前国内软件行业人员工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相对国际企业来说,国内企业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5)技术创新和产品不断升级推动行业的发展

软件行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短、升级频繁、技术继承性较强等特点。系统软件、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新的开发平台和开发思想的涌现,都将促使应用软件行业进行持续更新,以实现对各种技术应用的有效支持,使得功能和性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柔性化和个性化。

5、金融领域用软件行业的主要壁垒构成

金融领域用软件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格局,经过市场化的充分竞争,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行业人才、核心技术、经验、客户资源、质量和品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积累,进入壁垒比前期已经显著提高。

(1)人才壁垒

金融领域用软件产品专业性很强,这就对金融领域用软件开发企业的研发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软件开发人员不仅要精通软件开发技术,还要对金融行业的政府政策、业务特征、核算规则等业务细节有深刻理解。因此,本行业需要信息技术和金融知识相互融合,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这些人才需要有业内长期的实践才能积累相应的经验和能力。人才是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

(2)技术壁垒

金融领域用软件行业不仅具有一般软件行业的特点,如高科技、知识密集、技术先导,还具有与下游应用环境紧密相关的特征。产品的开发涉及到金融工程、软件工程等多个学科和技术,需要长期持续的攻关研究,具有较高的业务与技术壁垒。

另外,优质的技术服务是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客户使用软件产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不能及时为客户提供有效、优质的服务,将会大大降低客户的满意度。因此,这就要求企业不仅销售软件产品,更需要提供完善、及时、有效、优质的后续技术支持和服务。

(3)行业经验壁垒

金融领域用软件产品专业性很强,涉及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领域。对于行业应用软件及服务综合方案提供商而言,需要对金融行业和整个应用环境有较深入的了解,并且能为客户在信息系统建设中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客户对系统自身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很高,企业以往的项目业绩、行业口碑、系统稳定性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客户的选择。因此,行业经验的积累已成为本行业实质性进入壁垒之一。

(4)质量和品牌壁垒

本行业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充分竞争的行业。产品的品质和品牌是企业的竞争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后续服务能力等综合实力的体现。先进入者经过长期、良好的应用和服务,能够积累起丰富的成功案例,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要获得市场的认可需要企业长期建设、经营和积累,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培养出品牌知名度。

(5)客户资源壁垒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行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日益加深。为了保证信息系统在运行和维护上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客户与企业的实质合作关系建立起来以后,原则上都倾向于长期合作。

金融企业在采购信息系统时,考虑系统稳定性和员工学习成本,除非是新软件性能差别大到足以吸引客户转换,否则客户对同一类型的产品不会轻易更换,客户粘度大,客户资源的积累已经成为新进入者难以替代的历史积累。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金融领域用软件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十四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Baidu
map